2025年1月2日星期四
迪生(113.HK)今早除咗淨
2025年1月1日星期三
只謀定策略 不預測成績
筆者認為,投資者預測在特定時間內(例如一年)的投資成績是沒意義的,因為股市或股價其實都很難預早算準,反而投資策略就可以自己定奪。
筆者的策略,就依然是在考慮了個別股份的風險與潛在回報後:~
1. 盡量把流動資產「全倉持股」。
2. 盡力提高「全倉總市值」。
3. 盡力提高「年股息總收入」。
4. 盡量「股息再投入買股」。
其實以上的,都是自己過去幾年一直在沿用,又考慮到自己近年嘅投資成績,筆者相信往後也會繼續如此操盤。
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
發上等願 結中等緣
過去5個交易日,即12月23日(星期一)至今日除夕(12月31日)半日市,大新銀行(2356.HK)股價合共升了9.33%,而同期大新金融(440.HK)股價只升了5.44%。如只計今天半日市,前者升6港仙,後者則跌4毫子!
股票價格就是如此變化莫測,筆者明白食得鹹魚抵得渴,因此是坦然接受的。
總結2024年的投資成績:~
與去年底比較,今年筆者之「淨流動資產總值」(不計自住物業及已扣除了一切生活支出。大行以此數字來衡量千萬富翁身家)升了57%,「股票倉總市值」及「預計來年總股息收入」續創新高,筆者是非常滿意的了。由於筆者今年之主動收入只得3萬7千港元(因為筆者已是>95%退了休),只勉強夠交管理費和差餉,因此筆者日常是從「Student高息倉」內的「可投資備用現金*」中攞家用的,家用包括食物費、水電煤及電訊費、外籍傭工費用(包括招聘費、薪酬、解僱費等,因今年換了3次傭工)、買家居電器、交際娛樂費、車馬費、...等等等等,其實就是一切生活開支,都已從中扣除了!👌🙏^^
*「可投資備用現金」來源是從 股息收入 及 間中股份換馬時套現出剩餘現金。
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
2024年12月29日星期日
113.HK除淨前最後召集
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
重慶銀行(1963.HK)剛除淨
今早1963.HK除淨了2024年之中期股息@RMB0.166/股(=HK$0.17945442/股)。
由於大新銀行(2356.HK)持有佢大約4.585億股(=總發行股數約13.2%),因此大新銀行將於下月24日收到大約HK$0.823億元之實質股息收入。
母憑子貴,大新金融(440.HK)持有74.37%大新銀行,所以440.HK此次應佔之股息收入大約=HK$0.823億元x0.7437=HK$0.612億元,以此數字除以440.HK之總發行股數(3.195751億股),得出此次每股440.HK應佔之實際收益為HK$0.1915/股。🧐
... 其實,440.HK今年之投資收益,又豈止得咁少呢!🤔
利申: 筆者持有440.HK。
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
440.HK十年一約定?
翻開大新金融(440.HK)之歷史股價圖,原來佢曾於2007年1月沖上HK$70附近,之後調整至2008/09金融海嘯時期<HK$15,跟住就轉勢向上。
再於2017年6月時,股價升至HK$60附近,然後開始向下調整,一直到去年底至今年初,股價在HK$15附近徘徊及證實再次見底,然後又轉勢向上。
咦?🧐2007... 2017... ,佢會否於2027年上半年再度重返60~70蚊水平呢?🤔
利申: 筆者持有440.H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