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粗略列出以下利淡本地地產股之因素:~
1. 利率上升: 過去3次,美國已上調了合共1.5厘,下星期起碼再加0.75厘,但大家嘅共識係「未加完」,而且唔知「頂位」係幾多。(美國決策者似乎認為加多幾次息就可以控制通脹,但是否真係咁簡單?...若果再加多兩三次息都仲係攪唔掂,之後点樣?再加?加?加?)
2. 通脹上升,原材料尤甚,整體建築成本也上升,若然賣樓價錢升不起,毛利率便是跌了。
3. 普遍市民收入不穩定: 過上兩三年於疫情下,很多工序也有改變,停薪留職、在家工作、減少上班時間或日數、打工仔減人工、轉行等等,相當普遍。雖然失業率現時只有4点幾%,但其實除了公務員(鐵飯碗)外,很多行業的打工仔每月嘅入息,其實已今非昔比。
4. 疫情沒完沒了: 很多人現在還抱着期望,將來係可以「清零」。但現實係全世界有太多國家的人不停感染,世界的人流、物流又要頻繁咁往來,試想想又点可能清零?... 疫情一日存在,香港又点可能回復昔日的旅遊業? 零售、酒店、餐飲業又會好得到那裏?... 要知道這些都會長遠影響香港的經濟和地產市道。
5. 人口向下、人口老化: 這兩年來多了港人移民離開,本地出生率又愈來愈低,現時政策又鼓勵年青人返內地大灣區找出路。
6. 本港地產股需要為內地某些項目撇帳: 這一年多以來,內地之房地產價格已有明顯下跌,筆者相信下一次本地發展商公佈之業績,也需要為佢哋於大陸的項目作一定程度的減值,否則過不了核數師的審計。
7. 特區新政府似乎更嚴肅應付本地房地產市場,相信土地、公屋等供應會陸續增加,長遠削弱低下階層對貴價私樓的需求。
8. 股市不旺,樓市又會好得到那裏?
9. 大型上市地產發展商家族「養專處優」,欠缺「賣盤」或「私有化」之課題。
10. ...(唔再寫了,筆者自知已給網友太多的負面思緒了!)
依家student要食lunch了, 係咁先! 🙏^^